2021年1月22日至23日,中国国家脑肿瘤注册登记研究平台(NBTRC)2020年工作总结会隆重...
10月8日,当大家还沉浸在双节假期的轻松和喜悦当中,弱冠之年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却集
顶级科研型7T超高场磁共振MAGNETOM Terra正式入驻天坛神经影像研究中心。
STROKE杂志:TASTE研究发现依达拉奉右莰醇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功能结局!
2 月 16 日,美国心脏 / 卒中协会( AHA/ASA )官方期刊 STROKE 杂志正式发表了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Edaravone Dexborneol, TASTE )Ⅲ期临床研究结果。 TASTE 研究是由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牵头设计及组织实施的 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 III 期 临床研究, 在全国 48 个医学中心开展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依达拉奉,依达拉奉右莰醇显著提高了 AIS 患者 90 天功能独立的比例。 此次来自中国本土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登上国际脑血管临床研究权威杂志,代表了中国创新药在神经保护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基于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依达拉奉右莰醇已于2020年7月30日在中国获批上市。 历经曲折,卒中神经保护路在前方 再灌注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由突触后膜上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主要包括: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重症肌无力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据估计,全世界共有70万人患有重症肌无力,患病率中位数约为10/10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症肌无力发病率不同,与人群的年龄、性别和种族有关(图1)。然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此前并未进行过重症肌无力全国范围内的疾病调查。 图1 重症肌无力全球各个地区的发病率(图片来源:京津神经免疫中心) 2020年11月,我国重症肌无力发病率首次发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报告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重症…
10月9日,国际顶级杂志《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在线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牵头组织撰写的脑健康专辑系列文章,从脑健康的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到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与讨论,并呼吁急需开展脑健康研究的全球合作。 插入视频 人脑作为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通过复杂的功能完成思维、记忆、运动和情绪反应,是人类最神秘的器官。大脑的健康是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首要目标。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系统疾病的负担加剧,维持大脑健康的挑战也在增加。然而,当前人们对脑健康的认识和重视仍然不足,学术界和医疗界缺少对脑健康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的统一认识,脑功能和脑功能障碍的机制不清,对大部分脑重大疾病缺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面对这些困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
2020年8月6日,中国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率首次发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首次报告了全国31省市的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率,在多发性硬化症流行病学的全球版图中,终于填补了中国的空白。文章在Lancet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上发表。文章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wpc/article/PIIS2666-6065(20)30010-9/fulltext 图1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本研究的主要参与者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全球约200万患者,是除创伤外年轻成人永久残疾的最常见病因,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仅美国大约有100万MS患者,相关费用超过240亿美元。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MS发病率不同,但是关于中国…
2020年11月18日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教授、清华大学鲁白教授、清
2019年10月24日耶鲁大学神经内科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 Hafler、及耶鲁大学医学院教务处
2019年10月15日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分子医学
2019年9月23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院士及团队的何顺民研究员、张鹏副研究员、牛仪
2018年9月28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UC Davis)医学院神经内科一行五名专家,在Lin Zhang教
2019年6月10日上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科学家Christopher R. Kinsi
2020年4月14日王拥军教授关于“临床试验的诞生和发展”分享会录像
双光子显微镜在小动物活体成像中的应用及进展.pdf Lightsheet Z1 透明化应用.pdf
2020年3月31日王拥军教授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降压治疗”分享会录像
2020年3月25日王拥军教授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治疗-ISC2020”分享会录像
2020年3月18日王拥军教授关于“ISC2020-动脉取栓5周年”分享会录像
2020年3月13日王拥军教授关于“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改天换地25年”分享会录
2019年12月4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黄锦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临床研究
2019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洪波教授、生物医学系王广志主任、以及医
2019年8月15日,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何昆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副主任谢平初、解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号召,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提高我国软实力,2019年7月1日至
2019年3月28日上午,广东省脑病中心学术团队蔡业峰主任一行七人来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
2019年3月7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刘新峰教授、安徽省科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89-1990 年在美国 MD Anderson 肿瘤医院进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教授、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会长,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执委,Dandy 神经外科学会中国主委。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临床基础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结构保护提升到脑功能保护,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学达到国际水准。主编《颅脑肿瘤外科学》、《血管神经外科学》和《神经外科学》教材等专著13部。主持制定了我国《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2 等奖 3 项,北京市和中华医学科技 1 等奖 2 项。 … 【详情】
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国家卫计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卒中研究所所长,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杂志主编、《中国卒中杂志》主编。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分型、规范化防控策略的相关研究。作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脑血管病等重大慢病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诊疗关键技术的突破、规范化防控模式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NEJM,JAMA,Circulation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SCI期刊论文190余篇,多项成果受到国内、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入选“北京学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奖项,带领团队获得首批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详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等行业协会主委,世界颅底外科协会等多个国际协会委员及执行委员。承担国家“十二五”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累计科研基金2100余万元。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3年,在颅底脑干肿瘤诊疗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国家脑肿瘤登记注册平台及脑肿瘤协同创新研究网络;并于国际范围内在脑干胶质瘤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占据了国际学术制高点,引领着该领域的发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等在Nature Genetics, Acta Neuropathologica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35分,出版专著7部。以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以第一完成人等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0余人。… 【详情】
天坛神经影像研究中心(Tiantan Neuroimaging Center of Excellence, T-NICE)
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库
林金嬉部门负责人
研究方法学部门
李昊部门负责人
项目管理部
孟霞部门负责人
临床试验中心
陈霞部门负责人
基础与转化医学中心
单基因病与精准医学中心
李伟部门负责人
多组学实验中心
黄超兰部门负责人
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中心
郑乐民部门负责人
中心脑库
黄越部门负责人
医疗质量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