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科研进展

Stroke杂志:影像标志物对TIA和轻型卒中在不同ABCD2危险分层中的卒中风险预测价值

Data:2021-08-30 09:41
2021 年6 月《Stroke》(IF:7.914)杂志全文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为通讯作者,荆京等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Imaging Parameters Predict Recurrence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Minor Stroke Stratified by ABCD2 Score”。

目前,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是高危轻型卒中和TIA的重要筛查手段,其中ABCD2评分已被卒中指南所推荐作为高危患者的分层工具。遗憾的是,虽然ABCD2评分被普遍应用于TIA人群,但国内外尚无统一、公认的轻型卒中和TIA联合人群的早期风险预测模型。ABCD2评分以及其他类似评分在影像及血液学检查普及的早年间对TIA的筛查和诊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预测效能有限,且在轻型缺血性卒中的预测效能低下,因此在日益强调精准治疗的现代医学时代,不能满足目前的诊疗需求,受到国际专家的广泛质疑。近年来,影像标志物(如颅内动脉狭窄、梗死模式等)被证实为缺血性卒中和TIA的卒中复发预测因子,但上述因素是否独立于传统的ABCD2评分而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尚缺乏大规模队列研究。专家的广泛质疑。近年来,影像标志物(如颅内动脉狭窄、梗死模式等)被证实为缺血性卒中和TIA的卒中复发预测因子,但上述因素是否独立于传统的ABCD2评分而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尚缺乏大规模队列研究。
 
2021年6月,国际权威杂志《STROKE》刊登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基于中国卒中登记3队列,探索了影像标志物(大动脉狭窄和梗死个数)在不同ABCD2评分分层下(0-2分低位,3-4分中危,6-7分高危),对TIA和轻型卒中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大动脉狭窄和多发性梗死两个影像标志物在低危和中危人群中,是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高危人群中没有显示出预测价值。且具有大动脉狭窄或多发性梗死患者在不同ABCD2危险分层中,具有相似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中如果仅仅使用ABCD2评分对TIA和轻型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将遗漏伴有大动脉狭窄和多发梗死的高复发人群。研究结果提示:对于TIA和轻型卒中患者,不应只进行ABCD2评分筛查而忽略影像学评估,早期进行影像学评估对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及二级预防治疗至关重要。

(第一作者: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