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China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eases

科研进展

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eBioMedicine》探讨卒中后炎症与卒中复发、伤残的关联性

Data:2022-05-13 15:59
       李子孝教授团队在Lancet 旗下 的OA 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functional disability, and strok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A mediation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讨了卒中后炎症与卒中复发、伤残的关联关系。研究采用卒中后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作为炎症的生物标记物, 通过严谨的中介分析方法发现, 在炎症影响缺血性卒中后功能残疾的效应中,只有不到 20% 的效应是通过卒中复发这条通路介导的,提示为进一步改善卒中病人的功能残疾预后,研究者们应更多地关注针对潜在的卒中后炎症通路靶点。谷鸿秋副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李子孝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卒中后的炎症反应非常普遍。卒中后炎症一方面会直接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脑损伤和血脑屏障破坏,增加脑梗死面积,从而导致伤残;另一方面,卒中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从而增加卒中复发的风险进而导致伤残。因此,卒中后炎症导致的伤残,一部分是炎症的直接效应,一部分是通过卒中复发介导。但这两条通路各自的效应到底是多少?目前并无研究回答。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子孝、王拥军教授团队,依托国家卒中登记3期(CNSR-3),通过反事实框架下的中介分析发现,在 1884 名卒中后功能残疾患者中,只有 16.0 % 的患者有卒中复发事件。随访期间卒中复发仅解释了 hsCRP 与伤残之间16.52%(95% CI,5.79%–27.25%)的关联效应 ,且在不同亚组和不同 hsCRP 尺度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分析结果一致。
 
通讯作者:李子孝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卒中精准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质量研究部负责人,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医疗质量和功能预后临床与基础转化研究工作。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自然等国家级课题。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北脑学者”、“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MA,BMJ等发表英文论文近50篇。
 
文章链接:
Gu, H. Q., et al. (2022).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functional disability, and strok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A mediation analysis." EBioMedicine 80: 10405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118507/